据南方财富网概念查询工具数据显示,人工晶体上市公司有:
爱尔眼科:爱尔眼科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2.37%,过去三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21年的27.83亿元,最高为2023年的35.14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爱尔眼科下跌6.68%,最高价为14.48元,总成交量17.61亿手。
冠昊生物:从公司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98%,过去五年营收最低为2022年的3.77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4.89亿元。
公司在自主创新的再生医学材料平台上,致力于开发可替代、可修复人类组织与器官的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产品。产品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替代病变组织或器官功能的同时可诱导组织再生,解决了现有产品普遍存在的“永久异物”问题。目前已研发上市多款利用动物源的再生医学材料,比如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B型硬脑膜补片、胸普外科修补膜、无菌生物护创膜、艾瑞欧乳房补片等,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胸普外科、眼科、皮肤科、骨科、烧伤科及整形美容科等。公司通过珠海祥乐独家代理国产龙头昊海生科的海外子公司中高端人工晶体。同时参股TEKIA布局人工晶体的开发,以及参股广州优得清49.33%的股权布局人工角膜市场。
近30日股价下跌2.18%,2025年股价上涨6.08%。
何氏眼科: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何氏眼科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2.29%,过去五年营收最低为2019年的7.46亿元,最高为2023年的11.85亿元。
在近30个交易日中,何氏眼科有15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14.76%,最高价为21.94元,最低价为21.05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何氏眼科的市值下跌了4.35亿元,下跌了14.76%。
鱼跃医疗: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公司近三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7.97%,过去三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22年的12.51亿元,最高为2023年的18.36亿元。
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从事眼科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主要产品有裂隙灯显微镜、手术显微镜、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眼科电子诊疗器械、眼科激光医疗仪、人工晶体等六大系列160多个品种、600多种规格。
回顾近30个交易日,鱼跃医疗股价下跌7.02%,最高价为37.68元,当前市值为344.15亿元。
国药股份: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国药股份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72%,过去五年营收最低为2020年的403.79亿元,最高为2023年的496.96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国药股份股价下跌2.69%,总市值上涨了1.06亿,当前市值为221.67亿元。2025年股价下跌-16.47%。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