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财富网概念查询工具数据显示,硅基负极概念股有:
天奈科技688116: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4.72亿元、13.2亿元、18.42亿元、14.04亿元。
近7个交易日,天奈科技上涨5.03%,最高价为42.98元,总市值上涨了7.96亿元,2025年来上涨15.45%。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企业,在碳纳米管及其相关复合材料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主要客户为比亚迪、ATL、CATL等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碳纳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碳纳米管导电母粒等。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分析,最近两年天奈科技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销售额及出货量均稳居行业首位。公司客户涵盖比亚迪、ATL(新能源科技)、CATL(宁德时代)、天津力神等国内一流锂电池生产企业。公司已经开发完成适用于钴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多种系列产品,其中第三代产品在第二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了碳纳米管的长径比,并提升了其导电性能。目前,公司已经和日韩知名动力锂电池企业共同开发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在硅基负极中的应用,并且测试情况良好,预计未来将实现大批量供货。
硅宝科技300019: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公司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15.24亿元、25.56亿元、26.94亿元、26.06亿元。
在近7个交易日中,硅宝科技有3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21.13%,最高价为20.42元,最低价为15.26元。和7个交易日前相比,硅宝科技的市值上涨了16.12亿元。
硅宝科技布局了1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材料已通过数家电池厂商测评并实现小批量供货。
杰瑞股份002353:
公司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82.95亿元、87.76亿元、114.09亿元、139.12亿元。
近7日杰瑞股份股价下跌1.64%,2025年股价上涨0.62%,最高价为38.27元,市值为381.08亿元。
全资子公司杰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厦门嘉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签订协议,将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硅碳纯品、氧化亚硅纯品及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道氏技术300409: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道氏技术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33.15亿元、65.69亿元、68.62亿元、72.96亿元。
近7个交易日,道氏技术上涨5.79%,最高价为14.88元,总市值上涨了6.34亿元,上涨了5.79%。
多孔碳自供,已建立了技术先进的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当前具备吨级CVD硅碳负极中试线。
贝特瑞835185:
在贝特瑞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44.52亿元、104.91亿元、256.79亿元、251.19亿元。
近7日贝特瑞股价上涨5.43%,2025年股价上涨18.77%,最高价为25.2元,市值为272.14亿元。
公司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以及先进材料的研产销,主要产品涵盖天然石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
国轩高科002074:
公司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67.24亿元、103.56亿元、230.52亿元、316.05亿元。
近7个交易日,国轩高科上涨3.71%,最高价为22.02元,总市值上涨了15.32亿元,上涨了3.71%。
2017年11月13日晚公告,公司本次配股拟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募资总额不超36亿元,拟全部用于公司新一代高比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包括合肥、青岛和南京三地项目)、年产1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5000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年产21万台(套)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及关键零部件项目、年产20万套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建设项目、工程研究院建设项目等项目。
圣泉集团605589:
在圣泉集团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83.19亿元、88.25亿元、95.98亿元、91.2亿元。
近7日股价上涨15.22%,2025年股价上涨22.66%。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